Thursday 20 December 2012

普陀寺

普陀寺(Phoo Thor Jee)位于寅杰路(Yan Kit Road),离丹戎百葛民众俱乐部(Tanjong Pagar Community Club)不远。早年我住在艾弗顿园(Everton Park)时,每天上下班都步行经过这间庙。不过,普陀寺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。

据古长龙说,普陀寺内藏有一幅丰子恺于1966年赠的对联,内容如下:

上联:跨海传经回首波澜万顷
下联:入山问道抬头崖岸千寻

普陀寺是于1915年前后,由中国福建南来的释转岸(1882-1970)和释转道(1872-1943)等兴建的。著名的宏船(1907-1990)法师曾任此寺的住持。

1920年前后,释转道法师又在新加坡光明山建立一座普觉寺。如果以兴建年代的先后来讲,普陀寺的历史是比较悠久。

“普陀寺”一匾立于1971年,由释传文重修。王金福应该是此寺的信徒或施主。至于陈渊岩,我并没有他的资料。

这块匾有可能是在国外制作的。



丁培伦题金汤公司

根据我的记忆,金汤公司是单边街九层楼底层,面向芳林公园的一间店面。

九层楼早已被铲平。文雅酒店集团(Hotel Plaza)正在那里兴建一间拥有400-500客房的酒店,相信不久将可投入服务。

至于题这块“金汤公司”匾额的丁培伦先生,目前我还没有他的资料。


翁同文题旧北京街的顺昌

前南洋大学历史系曾有位翁同文教授,但他并不是题此匾额的金门籍书法家翁同文。

据知,翁同文是金门前三保盘山社人,生于1870年,于日治期间谢世。此“顺昌”两字题于1937年,是他唯一留下来的榜书。

记得“顺昌”附近有间传统的福建小吃店,是早年我解决午餐常到的地点之一。


罗仲南题写的匾额

位于大坡牛车水的南昌当,创业悠久,1983年还曾出任新加坡当商公会(1920年成立)的会长。

记得罗仲南是位客籍书法家。我于求学时曾买过他的一本字帖。

罗仲南题写的另外一个匾牌是“宏昌参茸行”。

“宏昌”是我在端蒙求学时,一位可客籍同学的祖父创立的。在芳林苑还没兴建前,其老店就在离开桥南路与海山街交接处不远。

印象中,中药行和当铺是属于客籍华人的传统行业。



曾则舆题曾邱公会

2012年10月6日,我和曾广纬老师聊起已故书法家曾则舆(1884-1970),得知他是前端蒙中学秘书曾庆元的祖父。

曾老先生是位前清秀才,1929年南来新加坡,历任中华总商会中文秘书多年。

一星期后,我偶然经过芽笼,发现29巷的“曾邱公会”便是他于1948年创立时题的。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想起当年曾庆元的一手端正钢笔字,现在才明白他是有家学渊源的。

曾庆元后来也当上中华总商会的秘书多年。

早在新加坡曾邱公会成立前,新加坡曾经出现过几个不同的曾氏团体。其中”三省堂曾氏公会”在成立不久后就解散了。但是另一个称为”龙山堂”的团体,却曾经风光一时。该团体的会员都是早期来自福建省的曾邱两姓的人士。根据该团体的章程,该团体的会员必须是由泉洲,厦门,南安,惠安等福建过来的曾氏宗亲或海澄的邱氏后代。虽然确实年份已经无法考查,据说该团体的成立是有上百年的历史的,当时该团体有着庞大的财产,照顾南来无依无靠的宗亲们。在”龙山堂”鼎盛时期,该堂还拥有自己的一片坟山。可惜的是由于某些缘故,龙山堂的活动被政府下令停止.后来坟山因政府的征地失去了。

由于”龙山堂”停止了活动,新加坡的曾氏宗亲们觉的有必要另外组织一能为宗亲服务的团体。在1946年间,曾发达,曾顺德,曾和生等人便发起了成立"龙山宗祠"的活动。后来有人觉得既然之前的龙山堂有着福建龙山曾邱两姓的会员,新的团体也应该允许之前的会员加入。同时为了能吸引让当时文化背景不太好的宗亲入会,更有人提议将团体定名为"曾邱公会"。当时虽然当时有人曾提出反对这名字的取用,认为将来会照成混乱。但是名字还是这样定了下来,并于1947年6月式成立了"新加坡曾邱公会"。

公会几经迁移.于1970年间,筹集了8万多元买下了目前于芽笼的会所,并于己于1976年正式迁入。

曾邱公会大堂上供奉着宗圣公的雕相,每年主办着春秋二祭,宗圣公诞庆典,新春团拜,中秋活动等活动。公会也设有奖学金,以奖励成绩优秀的会员子女。在娱乐方面公会里设有卡啦OK设备,并曾举办多次卡啦OK比赛。公会也主办不同的课程,如电脑班,书法班,太极拳班。